|
纪捷晶:教育不是哗众取宠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8
发表时间:2020-04-27 22:21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成贤国学馆馆长纪捷晶。 纪捷晶在释菜礼仪式上宣读诰文。释菜礼也是国学馆“礼乐天下”的活动项目之一。 中国日报网10月6日电(记者 何可尧)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通过这样的仪式,传统文化会在学生们的心里埋下种子。”9月28日,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成贤国学馆馆长纪捷晶穿行在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庙宇之间,一边向参与祭孔大典的同学们打招呼,一边感慨传统文化强大的感召力。 今年是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行祭孔大典的第7个年头,超过300人出席的祭祀大典庄严而神圣。为了成功举办这场纪念孔子诞辰2567周年的“释奠礼”,纪捷晶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家了。10年前,她一手创立了成贤国学馆,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则是国学馆的重点活动之一。 “国学馆的主旨就是行礼仪、宣教化、昭文明、留教泽。”纪捷晶说。国学馆位于国子监和孔庙之中——前者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后者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先贤孔子的圣地,“所以我们(国学馆)就是在这两个建筑里面挖掘文化内涵,然后将其展现出来,让人们去传承,比如传统仪式就是一个传承方式。”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纪捷晶有着数年的热情执着和坚守践行。国学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一直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对外开放了一系列儿童及青少年国学才艺、成人高端修身等培训课程,以中国的经典诵读为主,中华礼仪与民俗文化为辅,开辟出了一条思路清晰的课程和文化架构体系,以点带面,为下一代提供了学习国学精髓的平台,也让大众切身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每个人将来腾飞的基石、做人的基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应该是每个人的标配。”纪捷晶强调,中华文化精髓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为人之本和民族之根,尤其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的当今社会。 纪捷晶说,现在社会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大,造成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潜在缺失。首先,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同龄手足的陪伴和支撑,在价值观和家庭观的形成以及与他人的沟通交往上容易产生偏颇;同时,家长们对独孩的溺爱和非启发式的教育模式,也容易使孩子们自我评价过高,在未来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抗压力较弱。而面对这些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正本清源的一剂良药。 “归根到底,还是三观的形成。”纪捷晶强调。从《三字经》、《弟子规》到《论语》、《史记》、《孟子》、《古文观止》,这些国学经典著作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做人之本和处世之道。“在0岁到6岁之间,现在的家长们会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但其实这些是技能的学习,那些技能应该是在掌握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的基础之上再去学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三观的形成很缺失。” 谈及国学馆课程的设置,纪捷晶坚持将原汁原味的国学精髓教授传递下去。而面对古今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受西方思想影响较多的年轻一代,纪捷晶坚守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不做任何所谓古为今用的内容“改良”。 “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哗众取宠,”纪捷晶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容马虎,也不应为了迎合当代社会而将经典加以修改,甚至误读。她解释道,其实中西传统文化精髓的部分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比如对于家庭观念的重视。 经过10年的兢兢业业,如今的国学馆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慕名而来的学生中,除了热爱国学的中国年轻人,还有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游客和留学生;国学馆也将传统文化的魅力散播到了世界各地。今年,国学馆的工作延伸到了泉州和西宁,未来将沿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陆续展开“礼乐天下-春雨计划”系列项目,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礼乐之美,将礼乐文化广泛地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太深了,我们做的挖掘还不够,”纪捷晶感叹道,“我们会继续从中华的历史长河和文化的无穷魅力之中不断地去挖掘去完善,进而传承它,展示它,我觉得这个责任很重大,有特别强烈的使命感。” (编辑:高琳琳 张岩) |